还记得多年以前,我们公司的一位分公司总经理跟我们分享的时候,让全场哗然的一句话。当然,当时大家哗然的原因有很多,有佩服这位总经理的直言不讳,有惊讶于他跳槽公式的精确程度,而我,则惊讶于他的自信和冒险精神。 这位高管是个台湾人,才华横溢,为人幽默,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积极冒险的人。三十多年前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世界顶尖五百强当管理培训生,但没做多久就追逐自己的梦想去了美国念研究生。后来进了我们公司台湾总部做了十多年,随着大陆经济慢慢崛起,他也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于是毅然而然地在台湾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转岗到大陆,甚至都没知会家人,听说气得他太太足足一个月没有理会他。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时正确的,当他台湾的同僚发展机会慢慢萎缩的时候,他在大陆一直做得很好,直到成为了我们这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 在他的分享中,他将自己起伏的职业生涯都融进了一个个幽默段子,在场的同事们不时爆发大笑,但当他非常认真地在白板上写下他的跳槽公式时,大家还是忍不住震惊了。 纳尼,你一个高管怂恿我们跳槽?纳尼, 你连什么时候跳槽都算好给我们了?纳尼???? 现场立马沸腾起来,大家纷纷举起手提问,其中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这个收益1.5倍是怎么算出来的? 总经理微微一笑,说起了一个故事:“曾经我下面的一位主管要跳槽,来找我谈,说竞争对手涨薪30%挖他走,他有点犹豫,觉得他们平台一般,但是薪酬却很吸引。我没有直接挽留,只是跟他算了笔账:30%的涨幅看似吸引,但至少买断了你未来2年的职业升迁,也就是说未来两年你的薪水涨幅只剩下基础涨薪,下次大的调动得看升职了。但一个新人在一家新公司必须花2-3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所以相比现在,你跳过去后3年后的薪酬不可能超过现在的1.5倍。但是如果你继续留在我们这里好好干,3年后你至少会再升一级提薪30%,到那时候再跳槽,收益绝对不仅仅是现在1.5倍。下属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觉得留下来好好干,3年后他果然升了一级,但觉得公司平台好,反而没有再跳槽的欲望了。” “但如果你现在就能获得大于1.5倍的收益,就跳槽吧”总经理又是微微一笑。 多年过去了,当时总经理跳槽的公式和笑容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是他启发了我:跳槽的时间点,是可以被精确预测的。 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如果“收益”只简单定义为薪酬还好说,如果其中还包括各种因素如隐含的福利、跨行业的机会成本、新公司的发展势头等等,那这个收益如何测算? 二 曾经听闻闺蜜一个友人Q的故事,十年前毕业就进入了当时的肥缺石油行业从事技术工种,没几年就在深圳买了2套房。Q是个很上进的人,在职业生涯途中还特地跳槽转换跑道,换到了石油技术很精尖的一块,为的是更好地提高技能。这个选择本在职业生涯中是很漂亮的一笔,但随着近年来石油行业的不景气,不少石油分公司纷纷裁员倒闭,Q的技术也在一个日渐没落的行业里变得鸡肋。Q的跳槽当时肯定是符合1.5倍的公式,但是他却没法预算到行业的周期性会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这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跳槽的选择,我又明白了个道理:行业的大势,远远大于人的选择。 三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心的选择。 小梅在现在的公司工作多年,薪水不错、同事关系好,公司离家近,但是工作日复一日总好像缺了点什么。跳槽? 小梅想过,但她心里清楚:现在工作各方面都还行,下一家未必会更好。 直到有一天,一个猎头拨通了小梅的电话,给她推荐了一个机会,这个职位来自于一家初创的企业,离家远了许多,薪水的涨幅也不吸引,但是工作内容确是小梅梦寐以求的,小梅当时脑袋一热就答应进一步了解。后来,没过多久,她就办理了离职手续,跳槽到了新的公司。 有时候跳槽,只是一瞬间心的选择。 所以,尽管最后每个人跳槽的时间点各有不同,但无非都是觉得新的机会更好,这种“觉得”也许是对的,可以用1.5倍的利益系数测算;但也许是错的,因为你无法估算出势的变化而错误跳槽。但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跳槽时,也许你的心,会给你答案。
|